对于许多投资人来说,抓准景气循环周期不仅能省下更多子弹更能避开更多大坑。然而,这个循环是否呈现规律的周期性变化,也成了不少人的争论重点。对此英国投资专家帕特尔在全球经济18年大循环这本书中提出他深刻观察到的答案:他认为全球景气每隔18年会循环一次,若以08金融海啸作为基准点,2026年将是这波景气的最高峰,接着便将迎接崩盘时刻。与此同时,他还认为景气循环的核心在于土地市场。本期文章就来审视帕特尔的观点在周期的不同阶段人们该采取哪些投资策略。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震荡不断,股市经历暴跌暴涨,其他资产的价格也大幅波动。不少人开始猜测我们当前到底身处景气循环的哪一个阶段?对于这个问题帕特给出相当具体的答案,他认为近期循环都会经历4个时期:
首先是前一波循环崩盘后的重建复苏期在经济扩张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第二段的轻微衰退接着是第三段爆冲期,期间资产价格大涨经济全面繁荣,但很快的世界便面临危机,让这段循环周期接近尾声。等到一切过后,全球景气将进入下一次新的循环。
1818年到1926年景气循环图
帕特的观点可以用美国过往经济表现作为印证。从1818年到1926年这超过100年的期间,每一次景气循环的高峰都跟上一次相差约18年。而在20世纪中,人类历史规模最大的战争二战打破了这套规律。战后一路恢复,到1970年代,西方经济体再度出现投机热潮。到了2008年,这个景气周期又出现了,但在帕特尔眼里这一切并非巧合,而是依循同样的内在逻辑。而且景气盛衰的秘密就藏在土地市场,这市场具备三大特点:
第一是有限性
虽然全球土地总量无比庞大,但真正有价值的区位却十分有限,而且供应量基本上固定,土地于是成了稀有资源。
第二是土地的价值通常取决于区位优势
土地的价值通常取决于区位优势,不像其他商业活动要想办法创造产值,土地从取得的本质上是种依靠独占权获取利益的途径。
第三是土地的区位优势来自其他经济活动
像是周边的基础建设、就业机会或是商店数量。例如大众运输的兴建会让让沿线地价上涨,帕特给出以下说法土地吸收“进步”所带来的收益,当前全球的不动产价值总额高达数百兆美元,持有者靠整体社会的进步就能赚取难以想象的利润。
以上3大特性,让土地成为景气循环的重要因子以下我就要来解释背后的原因。
这里我们要先了解整个货币体系的运作,世界货币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供应企业生产的健全货币,只要经济体不断成长货币的供给量便会长期增加。另一种是不具生产力的货币也就是银行放款到不动产市场的资金。特别是房市价格飙涨的阶段,银行更倾向用作房市抵押贷款,这套模式已是现代银行的重要业务。但问题在于抵押贷款无助经济生产,一旦利率调升,企业承担的压力大增。随着不动产价格不断增加,每一次景气循环过程中总体债务规模都会上升,不断推高金融危机的风险。
简单来说,在初始的复苏期土地价值与租金会持续上涨吸引投资买盘进场,银行的放贷规模也会影响投资热度,等到房价地价租金高到一定程度。对居住需求与商业活动构成巨大压力,最终结合金融债务风险将景气推向崩跌。我们接着就要来细看这四大阶段,并看看我们当前身在何处。
故事说回2009年,奥巴马政府签订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推动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振兴。在一年之前,中国已豪砸4兆人民币大放水。美中两强的动作,宣告新一波景气循环正式展开,全球股市从09年3月低点回涨。到了2010年,各国大城市不动产市场逐渐复苏。回顾这段过程,官方的量化宽松与振兴措施,产业开创出的新科技,股市与房市回涨都是景气循环初期的重要象征。
时间来到2012年,伦敦奥运盛大开幕,政府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带动当地房市热潮。与此同时,在热情助攻之下,全球其他国家房地产价格也不断向上攀升,银行再度拉大放贷规模。虽然期间国际发生不少大事仍抵挡不住资产价格的涨势,这股热潮一路延续到新冠疫情爆发。
之前比特币在2017年突破1万美元,美股牛市迈进第十年,多数发达国家房价回到历史高点。直到疫情爆发景气进入中间衰退阶段,第二阶段就是中间衰退期,相信很多朋友都记忆犹新,股市暴跌后快速反弹,美国经济真正衰退只有两个月,创下历史最短纪录。帕特认为这是因为房地产市场与银行体系并未崩坏,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各国政府振兴经济的力道过大结果拉高通膨。
帕特整理中间衰退阶段的几个迹象,包括经济放缓或衰退以及股市平均历史跌幅约三成8,但因为不动产市场和银行维持稳定,政府能透过货币宽松与投资基建等策略快速刺激景气回升。反映在社会风气之上,这段期间的人们通常会感觉到时代正在改变,全球就这样一起迈进景气循环的最高峰。
不管是百年以前还是现代,科技的进步都是经济繁荣期的标志。必须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阶段问世的新兴技术,都会在景气循环的后半段产生大量的影响力。比如1820年代问世的铁路,一直到十多年后景气循环后期才加速发展。1990年代的网络泡沫,也要等到本世纪以后才大幅改变人类的生活。在经济成长的带动之下,不动产繁荣期也随之到来,各种正向的经济预测拉高市场预期,企业扩产导致商用不动产短缺,建商为了增加收益将开发范围延伸到新城镇,银行也做好放款的准备。私人的债务占GDP比重跟着上升。
以上现象不止发生在单一国家,闲置资金会涌入新兴市场,找寻潜在利益更大的投资机会。世界各地都陷入极端的乐观情绪,但这也代表泡沫破裂的时刻将要到来。统计显示过往景气循环的末端,股市平均跌幅直逼5成,房市跌幅则为3成5。都市外围的新开发地区,跌幅通常远高过平均值。直到政府出手干预,像是调降利率向金融体系溢出资金以支撑房市价格景气循环才会来到终点。
以上就是帕特的观点,本书在2023年发表,他预言2026年会是这波的景气最高峰,2027年开始崩盘。在他眼里,景气循环每次都会带着不同的模样面世,但推动循环的底层力量始终不会改变。
最后,帕特也分享不同阶段的投资策略。
简单来说,在景气复苏期,适合逢低介入股市与房市,特别是美国市场与科技股,随着市场逐渐热露,投资人可以适度分散风险,将部分资金投入与基建或科技业有关的大宗商品。也可以买进美元,往在景气复苏的前半段美元经常出现升值的趋势。
到了中间衰退期,投资人可以先将持股获利了结。等到低点再投入股市,房价通常不会有太大变动不需要特别处置。这个阶段的重点,需要在资金面做好准备,迎接下一个阶段的繁荣期。
景气循环的第三阶段,市场情绪高涨,帕特建议投资人继续操作股市,同时留意黄金价格走势。
到了景气热潮尾声投资人不用再加码房市股市,而是准备退场,不过如果持有优质地段的房产价格会相对抗跌就未必需要脱手。到了崩跌阶段,积极的投资人可考虑做空弱势股,不要急着逢低进场,最好等到政府出手,才找寻进场机会。
好了这篇文章就到这里,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下面留言,聊聊你们的想法,拜拜!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